Warning: mkdir():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/www/wwwroot/NEW8.COM/func.php on line 127

Warning: file_put_contents(./cachefile_yuan/jckjdg.com/cache/ad/ddf43/07d79.html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NEW8.COM/func.php on line 115
一場馬拉鬆賽後發言引發的紛爭_24直播網


    海角HJDO43.CCM,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,91海角黄色免费下载,海角社区苹果在线入口

    籃球 足球 綜合
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體育 > 綜合

    一場馬拉鬆賽後發言引發的紛爭

    時間:2025-09-17 22:34:00 來源:剝洋蔥people


    “我需要反思自己,沒有誰能替誰承擔一切,隻有自己去麵對。我也希望能有一個改進的機會,好好跟社會學做人做事。”


    文丨新京報記者郭懿萌 劉錦涵

    編輯丨陳曉舒

    校對丨趙琳

    本文7406閱讀10分鍾

    距離那件事發生已經過去了半個月,張水華的社交評論區依舊關閉。每次打開,私信都是99+,無一例外,全是辱罵。

    這些聲音從四麵八方而來,順著網線蔓延,試圖完成對她的審判。

    8月31日,哈爾濱國際馬拉鬆賽場上,“跑馬最快的女護士”張水華,以2小時35分27秒的成績衝過終點線,摘得國內女子組桂冠,同時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績。

    本是一場皆大歡喜的體育盛事,張水華卻因賽後一段哽咽的傾訴,從冠軍領獎台跌入了網絡暴力的漩渦。

    “我不需要領導給我特別的假期,我隻希望領導能夠支持我周末調休,隻是調休,不是說給假。”

    她的發言迅速在互聯網上發酵,引發了巨大的輿論。有人表達支持;有人猜測她頻繁調班、占用同事休息時間,借跑馬拉鬆謀取個人利益;也有人直接以髒話辱罵,對她進行人身攻擊。

    然而,在被輿論簡化為一個單薄符號之前,張水華也有著真實、多維的人生。她是一名護士,一位跑者,也是一個普通人。她的故事,遠比一場紛爭更加複雜。



    9月9日晚,張水華在福州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跑步。新京報記者 劉錦涵 攝

    “跑馬最快的女護士”

    9月9日下午7點,福州市的室外氣溫仍高達32℃,空氣濕度接近70%。盡管已經過了白露節氣,天氣悶熱一如往常。

    在福州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操場上,不少市民正在夜跑。人群中,張水華和跑團的夥伴們一起,正按照教練製定的課表認真訓練。

    熱身結束後,許多跑友已大汗淋漓,張水華卻幾乎沒什麽汗意。她身高一米六出頭,身材精瘦,肌肉線條與皮下血管清晰可見。相比8年前開始跑步之前,她的體重下降了十多斤。

    訓練結束時,跑團隊員合影喊出口號,彼此加油打氣。不遠處,一位正在健走的市民徘徊側目,他覺得那位瘦小的女生很像近日海角社区苹果在线入口中的張水華。“說話真是門藝術啊。”他低聲感歎道。

    所有的一切,都源於8月31日的那場哈爾濱馬拉鬆。

    在那場比賽中,張水華跑得格外投入。一般來說,張水華應在10公裏、20公裏、30公裏和35公裏處分別攝取鹽丸、能量膠等補給。但那一次,她直到20多公裏後才想起自己還沒有吃,“跑得太沉浸,完全忘記了。”

    比賽在上午7:30鳴槍開跑,張水華衝過終點時剛過10點。闖過終點的時候,她就知道自己打破了PB(個人最好成績)。

    賽後有人拉著張水華采訪,丈夫王岢回憶,問題大致意思是:“海角HJDO43.CCM知道醫護工作很辛苦,你是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餘,還在馬拉鬆中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?”

    沒想到,這個問題瞬間戳中了張水華的淚點。她哭著說:“海角HJDO43.CCM領導說,你要參加比賽,你自己的事情,是你自己的業餘愛好,你自己去跟同事調,同事願意調你就去,同事不願意調你就沒必要去。所以我這次跑哈爾濱,我一直在心裏有一個信念,就是希望我自己能拿全國第一,希望能夠證明自己。”

    整條視頻超過兩分鍾,她把馬拉鬆比作高考,表達了自己認真備賽、強烈渴望參與的心情。在流傳最廣的20秒中,那句最受爭議的話也被完整呈現出來,“我不需要領導給我特別的假期,我隻希望領導能夠支持我周末調休,隻是調休,不是說給假。”



    一些馬拉鬆獎牌被王岢與張水華放在洗衣店的雜物籃裏。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攝

    輿論漩渦中的張水華

    王岢是在當天下午一兩點開始意識到不對勁兒的。視頻發布初期,評論中正反聲音各占一半,但到了傍晚,事態迅速升級。大量自媒體轉發視頻,網友紛紛評論“這一波站領導”,也有人開始搜索張水華的個人信息,辱罵她與她代言的運動品牌361°。

    當晚,張水華還沉浸在刷新個人PB的喜悅中,直到吃飯時丈夫和朋友告訴她,她才知道網絡上的討論。

    有網友評論:“跑馬拉鬆的錢裝自己口袋,麻煩卻留給醫院同事。”也有人吐槽她道德綁架:“其他護士的時間不是時間嗎?人家沒有家庭孩子嗎?別人幫你一兩次是情分,沒義務為你的愛好買單。”

    張水華此前的一些言論也被扒了出來。3月9日,剛跑完南京浦口馬拉鬆的張水華因身體不適僅獲女子季軍。社交平台上,留言勸她“好好休息調整一下”,她回複說:“天天休息,我都快抑鬱了。”

    這個截圖廣為流傳,許多網友認為她“天天休息”是以同事替班為代價的。然而對張水華來說,“休息”指的是停止或者少訓練。

    一些無法核實的聲音也使爭議進一步複雜化。在社交平台上,有人亮出手寫工牌,自稱曾在張水華所在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(以下簡稱附一醫院)實習規培,聽聞張水華曾欺負同事三年,為參賽將大量護理工作外包給同科室護士。

    但這個工牌僅手書“福建醫科”的字樣,且與多位在附一醫院工作的醫護提供的實習生證件不一致。

    除那段言論本身,許多網友質疑張水華拿到了8萬美元(稅後超過40萬元)的獎勵——哈爾濱馬拉鬆組委會規定,全馬的男女組第1名各自可以獲得稅前8萬美元的獎勵,前8名獎金依次遞減。

    據世界田聯官網,在女子組裏,張水華雖為國內冠軍,但總排名位列第9,沒有獎金。

    雖然張水華在外人麵前說,“網暴對我幾乎沒有影響。”可實際上,當看到不實指控和惡毒咒罵,她仍會截圖發給丈夫。

    許多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得知後,也發來消息安慰她,勸她別被這件事困住。有醫院領導留言:“親愛的,這次跑馬碰到生理期,身體消耗大,明天你再休息一天吧,好好補補營養。”另一位醫院領導說:“海角HJDO43.CCM都很愛你,也都在助力你。你近期不要因為輿論給自己壓力,一笑而過,把答案交給時間,保持熱愛,向前奔跑!”

    也有同事善意提醒:“聽說最近科裏電話被打爆了,大家擔心你的人身安全,你不要穿那種運動服,穿常服,戴個帽子口罩來上班,裹嚴實點兒。運動裝識別度太高了,看背影都能認出你來。”

    王岢不願就這樣沉默。9月2日晚,他將此前接受新京報采訪的視頻發到了社交平台裏,那是他注冊後的第一條內容。視頻中他解釋了妻子接受采訪時想表達的原意,公開了真實的排班表。

    他放開了評論,信息鋪天蓋地湧進來。理性的批評他會回複,粗言穢語的謾罵他選擇忽略。那一夜他回複了大約一兩百條評論。


    一位同事給張水華留言。受訪者供圖

    “那些言論確實欠妥”

    張水華練跑步的時間其實不到8年。2017年底,26歲的張水華在一場越野賽做誌願者。她感覺,那些跑者的狀態與其他人完全不同,“他們看起來精神煥發,積極向上,所有人都很興奮。”張水華很羨慕這種狀態,於是開始嚐試跑步。也是在那段時間,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王岢。

    最早發現她天賦的是丈夫王岢。2019年,他發現妻子幾乎沒怎麽訓練,就能達到馬拉鬆中小比賽前10名的水平。

    普通人靜息心率範圍是60-100次/分,張水華以前不跑步時,靜息心率隻有40次/分,現在經過訓練能在30次/分,這證明她的心髒泵血能力強;她的血壓範圍在40-80mmHg,收縮壓相當於普通成人舒張壓的狀態,這麽低的血壓,普通人需要吃升壓藥,不然會頭暈,但她沒有任何症狀。“這和專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很像”,王岢說。

    相比團隊裏其他女性跑友,張水華的上半身很輕,脂肪極少,而下半身的肌肉發達,這讓她跑起來更輕盈。跑團集體跑8km的時候,幾乎所有跑友都會在中途喝水,但她一口水都不用喝,身體消耗少。

    “這就是天賦。”王岢不希望這種才能被埋沒,也希望妻子遇到喜歡的事情就認認真真去對待,所以他願意給她解決家裏的後顧之憂,成為她的教練、陪跑員、經紀人。洗衣做飯帶孩子,他都願意去給她兜底;報名買車票也是他來做,隻願讓她安心完成自己的愛好。

    在天賦和努力的加持下,張水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2023年哈爾濱馬拉鬆,她刷新個人PB,衝進了“240”的大關——2小時40分鍾,意味著她達標了國家馬拉鬆女子運動員健將級別。

    成績出來後,醫院官號發布了推文,推文中描述:她不僅在工作上兢兢業業,也是一個樂觀向上、酷愛運動的女生。從2018年開始,她參加了全國大大小小幾十場比賽,成了賽場上的一匹“黑馬”。剛開始跑步時張水華也感到吃力,但吃苦耐勞、不輕言放棄的護士精神推動她堅持下去。

    2023年接下來的幾場比賽,她發揮穩定,屢次斬獲桂冠。也正是這樣的成績,她成了運動品牌361°的“簽約精英跑者”。

    但這種狀態在2024年沒有持續,福州的夏季漫長又潮濕。高溫高濕下跑步,跑者的身體狀態直接影響了心態。張水華想過棄跑,甚至也付出過行動。

    2024年夏天,她硬逼著自己兩三天沒有跑步。她的狀態變化,王岢肉眼可見——她不愛說話,容易生氣,天天板著個臉。

    有跑友形容,跑步的感覺很上癮,生理和心理都依賴之後,突然停止會有“戒斷反應”。很多馬拉鬆跑者在剛跑完42公裏都會發誓再也不跑了,結果下個月又報名了。

    恢複跑步的那天,她沒有和丈夫說,換上衣服和跑鞋,自己一個人騎著“電驢”來到體育場。情緒沒有太大的緩解,直到決定去跑沈陽馬拉鬆。“在有了目標後,按照規律訓練,收獲階段性成果,成就感的滿足會讓人得到快樂。”王岢說。

    就這樣她一直以各項馬拉鬆比賽為節點,保持著訓練。但在今年上半年,由於消化道出血,她的狀態依舊低迷。直到4月,身體問題解決了,她與丈夫決定好好訓練。

    福州的夏天就像個蒸籠,張水華已經堅持了4個月,王岢擔心她再多堅持一兩個月,會崩潰,甚至再次厭跑。哈爾濱馬拉鬆是今年下半年第一個啟動的世界田聯金標賽事,雖然天氣和跑道都不是最佳的,但這無疑是檢驗階段性成果、鼓勁兒的好機會。

    “在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情況下,張水華太希望證明自己。她想宣泄情緒,表示自己的辛苦,獲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。”王岢知道妻子的真實意圖,但他必須承認的是,“那些言論確實欠妥。”


    事件過後,張水華在附一醫院正常工作。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攝

    “幹脆辭職,全職跑馬吧”

    視頻的評論區裏,被反複提及的一條是:“幹脆辭職,全職跑馬吧。”

    夫妻倆確實討論過這個話題。“從現實角度看,張水華在馬拉鬆比賽中獲得的讚助費用,尚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,僅能覆蓋參賽成本並略有結餘。”王岢說。這也正是許多跑馬者都有本職工作的原因——如果達不到全國頂尖水平,跑馬是一項很難養活自己的職業。

    更何況,馬拉鬆並非穩定且可持續的職業選擇。一次流感或輕微受傷就足以影響跑者數月的狀態,而更嚴重的傷病甚至可能終結整個職業生涯。誰也無法預料,意外會在何時降臨。

    在王岢看來,更深層的原因在於,張水華喜歡護士這份職業。2020年疫情全麵暴發後,各省抽調醫護人員馳援湖北。張水華很早就主動報名,成為福建首批支援宜昌醫療隊的成員。

    首批醫療隊接管了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病區,休息時張水華會給丈夫打電話報平安。提起這段經曆,王岢依然心有餘悸,“就怕她回不來。”

    後來張水華備考主管護師職稱(中級職稱)時,因為要通過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,王岢見到張水華將近半年時間都沒有跑步,全心備考。“在她心中,一直有孰輕孰重的判斷。如果真到了在工作和跑步之間選擇其一的地步,她將毫不猶豫選擇工作。”王岢說。

    很多人質疑她經常跑步,哪有力氣上班。在張水華看來,跑步並不影響工作,反而讓她的狀態更好。所以她常把訓練放在上班前,這樣上一個通宵班也不困。“很多不常跑步的人會覺得跑步很痛苦,我覺得大家可以嚐試下,堅持一段時間可能就改變看法了。”張水華說。

    王岢身邊不少跑友都有這種跑馬後太興奮睡不著覺的困惑。王岢搜過,這屬於運動型失眠,他們有時會使用褪黑素或酸櫻桃汁來緩解。

    張水華的月跑量在400km左右。一位從事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工作的跑友透露,張水華所在的業餘跑團中,有1/3的跑友都能達到月跑量300km以上。福建省幾個大跑團裏,甚至一半人都要超過這個跑量。

    也有網友勸她:“為什麽不換到一個更輕鬆或雙休的崗位?”但王岢知道,對於妻子來說,這個職位她更熟悉,也更熱愛。

    護士長會提前一周將排班公布出來。科室裏按照工作時間排班大致可以分為白班、上夜班和下夜班:白班作息正常,上夜班是早8點到晚10點,下夜班是晚10點到次日早8點。一位張水華的前同事表示,護士長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分配每個護士的值班。

    今年張水華參加了10場馬拉鬆,其中6場都在3月雙休日。據知情人士提供的排班表,3月張水華被安排的都是白班,雙休日正常休息。

    今年的哈爾濱馬拉鬆是在周日。新京報記者看到比賽前後的排班表,張水華的排班是周四的下夜班。按照科室裏的規則,張水華周五早晨8點下班後,周五、周六、周日均為正常休息日。恰巧在周一,護士長安排張水華的排班也是休息。這也就導致出現她連休4天的情況。

    至於她為什麽要在當時說出那些話,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張水華剛開始跑馬拉鬆時,當時的科室護士長並不支持。一位曾在附一醫院工作的護士介紹,那位讓張水華心有芥蒂的護士長早已調離全科醫學科。“我猜測張水華是因為那時的事情,情緒失控才說出這些話。現任護士長人很溫柔,在護士中口碑很好,給予大家很多力量和支持。”

    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幾位曾與張水華共事或接近她的人,有人支持她,覺得她就是一個簡單的人,網暴偏離了事實;也有人對她的印象不佳,認為她有點“養尊處優”,態度“高高在上”。

    但對於張水華是否爭取特權排班、有無苛待同事、人品究竟如何,由於醫院始終拒絕接受采訪,張水華所在科室的同事也對此三緘其口。


    張水華2022年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的一張照片。張水華社交平台截圖

    “希望能有一個改進的機會”

    9月9日,361°品牌方正式與張水華簽訂解約協議。解約後的她照常跑步。張水華說:“我喜歡跑步,即使沒有品牌方讚助、沒有獎金我也要去跑。這項運動可以給我帶來很好的精神狀態。”

    跑團中許多朋友與張水華已有四五年的交情。對於這次事件,他們大多認為她當時那句話確實不妥,但並不認為她是個壞人。“跑完42公裏後大腦會缺氧,加上情緒興奮高昂,表達上有些失誤也可以理解。”一位跑友說。

    在朋友林星看來,張水華在人情感知上略顯遲鈍,對這次說錯話的事情也很懵懂,“就像個小孩子一樣。”

    9月7日晚上的跑步訓練結束後,林星拉著張水華講了一個故事:一個小孩想讓父母給買玩具,但被拒絕。後來他在學校拿了一等獎,上台發言的時候哭著說:“我想要那個玩具很久了,希望媽媽給我買。”

    深夜張水華給林星回複了信息:剛明白原來大家是因為這一點誤解了,她沒有往那方麵想,真的傻。

    平時林星很少跟張水華交流,更多是與王岢溝通。“她說話從不委婉,總是直來直去的,經常和海角HJDO43.CCM不在一個頻道上。”

    因為思維比較簡單、直接,張水華有時和跑友溝通也會陷入尷尬,但熟悉她的人都選擇了包容。“畢竟是天才嘛。”林星說。

    隨著時間推移,這場討論的範圍也逐漸擴大。愛好、工作與家庭,究竟該如何平衡?這個問題被推到了公眾麵前。

    林星坦言,自己沒能平衡得太好。他的全馬成績在2小時50分鍾左右,屬於男子國家二級運動員的程度。作為創業者,他在工作上尚能自主安排,但對家庭,他自覺有所虧欠。妻子承擔了更多照顧家庭的責任,不過後來也在他的影響下愛上了跑步。

    不被家人理解的跑者也並不少見。一位山東的跑友就因堅持跑步,與丈夫吵得幾乎要離婚。

    在丈夫口中,跑步就是“浪費時間”。由於丈夫周末也常要值班,她每次去外地參賽都會帶著孩子,把孩子留在酒店自己去跑步,賽後帶孩子出去玩作為補償。孩子覺得這樣挺好,可丈夫仍認為她“不務正業”。

    網暴也波及跑團裏的其他人。有同事或者跑友在評論區留言支持張水華,就會有人順著留言跑到那個人賬號裏辱罵。林星的視頻被人留言:“訓練完回去還洗不洗碗?家務活老婆幹?還是就是單身漢?”

    “為什麽大家天然認為愛好搞得好,工作和生活就不行呢?”一位跑友直言。跑團裏,有銀行行長、骨科醫生、警院老師、大學生……怎麽拿捏平衡,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,對於每個人來說,答案並不一樣。

    趙華是消防係統一位行政人員,月跑量在150km左右。在哈爾濱馬拉鬆當天,他就看到了張水華的發言。“這件事我覺得她沒有什麽可委屈的,人家沒有必要照顧她,這種言論想都不應該想。”在他看來,同事願意調班是情分,不願意是本分。

    與護士類似,消防工作也是24小時隨叫隨到的。即使是行政工作人員,周末被排了班也要去單位工作。“大家都有家庭,想要調周末的班,就應該用其他周末的班和別人換。當然大家都會遇到事情,互相調班幫忙也很正常。”趙華說。

    因為工作時間的限製,趙華每年隻在周邊城市參加兩三場比賽。需要和同事換班他也提前一兩周與同事商量。

    趙華認為,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意味著要承擔職業帶來的責任。他見過係統裏一位一線消防員,唯一一次參加跑馬比賽是在年休假時。“那位消防員選擇的比賽也在老家,這樣年休假時可以順道回到老家。”趙華說。

    另一位在央企工作的跑者認為,目前國家職業體育與群眾體育交集較少,作為業餘跑者要擺正位置,分清主業,但大量的網暴有些過分。“說錯話了認個錯就行,旁觀者應該多些寬容少些戾氣。”

   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、知名互聯網學者朱巍經常接觸網絡暴力的受害者,他認為,在這次事件裏,理性探討可以,但侮辱、斷章取義或虛假捏造的內容都屬於網絡暴力。盡管國家製定了《關於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》,但網絡暴力的治理依舊很困難。作為專家學者,他隻能一遍一遍呼籲大家理性評論。

    對於愛好與工作的平衡問題,朱巍說:“很多單位製定了調休製度,如果大家能在不違反單位規章的情況下能做一些變通,時間管理好了,我相信愛好與工作的時間應該能達到兩全。”

    在他看來,跑步是非常好的愛好,如果張水華能在比賽前後將調休的班補上,同事也沒有怨言,網友不應過於苛責。“如果她能在接受采訪的時候,介紹下跑步對於大眾的好處,將話題引到全民健身的科普上,我想這樣可能更加妥當得體。”

    各種聲音隨時間逐漸平息,但那次欠妥的發言,還是在現實中給了張水華沉重的一擊。

    她原本要參加9月14日的沈陽馬拉鬆,已經提前買好了前往沈陽的機票,也和同事調好了班。但後來,經過綜合評估,她放棄了比賽。

    王岢覺得,在麵對鋪天蓋地的評論時,個人是很渺小的。他希望一些快速消費情緒的評論能夠停止,因為這些評論可能會壓垮一個人。

    風波之後,張水華也發生了變化。她會主動看網絡上的評論文章,也開始關注別人的聲音。她覺得,這次事件裏,各種聲音把她罵醒了,她得到了更多金錢買不來的東西。她感恩教育、批評她的人,沒有他們,她還沉浸在自己狹小的內心世界。

    “我需要反思自己,沒有誰能替誰承擔一切,隻有自己去麵對。我也希望能有一個改進的機會,好好跟社會學做人做事。”

    (應受訪者要求,趙華為化名)

    星標“剝洋蔥people”

   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

    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
    洋蔥話題

    你對此事怎麽看?

    茨姆,溫和地走出山穀

    湖北隨州殯改爭議


    標簽 紛爭

    熱門數據

    更多

    相關信息

    相關集錦

    熱門TAG

    網站聲明:24足球直播提供的部分足球直播,NBA直播,CBA直播,英超直播,亞冠直播等信息轉載於各大門戶網站或媒體報刊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係足球直播,海角HJDO43.CCM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

    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網.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備2021027940號-1

    網站地圖